W3Cschool
恭喜您成為首批注冊用戶
獲得88經(jīng)驗值獎勵
哈希對象的編碼可以是 ziplist
或者 hashtable
。
ziplist
編碼的哈希對象使用壓縮列表作為底層實現(xiàn), 每當(dāng)有新的鍵值對要加入到哈希對象時, 程序會先將保存了鍵的壓縮列表節(jié)點推入到壓縮列表表尾, 然后再將保存了值的壓縮列表節(jié)點推入到壓縮列表表尾, 因此:
舉個例子, 如果我們執(zhí)行以下 HSET 命令, 那么服務(wù)器將創(chuàng)建一個列表對象作為 profile
鍵的值:
redis> HSET profile name "Tom"
(integer) 1
redis> HSET profile age 25
(integer) 1
redis> HSET profile career "Programmer"
(integer) 1
如果 profile
鍵的值對象使用的是 ziplist
編碼, 那么這個值對象將會是圖 8-9 所示的樣子, 其中對象所使用的壓縮列表如圖 8-10 所示。
另一方面, hashtable
編碼的哈希對象使用字典作為底層實現(xiàn), 哈希對象中的每個鍵值對都使用一個字典鍵值對來保存:
舉個例子, 如果前面 profile
鍵創(chuàng)建的不是 ziplist
編碼的哈希對象, 而是 hashtable
編碼的哈希對象, 那么這個哈希對象應(yīng)該會是圖 8-11 所示的樣子。
當(dāng)哈希對象可以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, 哈希對象使用 ziplist
編碼:
64
字節(jié);512
個;不能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哈希對象需要使用 hashtable
編碼。
注意
這兩個條件的上限值是可以修改的, 具體請看配置文件中關(guān)于 hash-max-ziplist-value
選項和 hash-max-ziplist-entries
選項的說明。
對于使用 ziplist
編碼的列表對象來說, 當(dāng)使用 ziplist
編碼所需的兩個條件的任意一個不能被滿足時, 對象的編碼轉(zhuǎn)換操作就會被執(zhí)行: 原本保存在壓縮列表里的所有鍵值對都會被轉(zhuǎn)移并保存到字典里面, 對象的編碼也會從 ziplist
變?yōu)?nbsp;hashtable
。
以下代碼展示了哈希對象因為鍵值對的鍵長度太大而引起編碼轉(zhuǎn)換的情況:
# 哈希對象只包含一個鍵和值都不超過 64 個字節(jié)的鍵值對
redis> HSET book name "Mastering C++ in 21 days"
(integer) 1
redis> OBJECT ENCODING book
"ziplist"
# 向哈希對象添加一個新的鍵值對,鍵的長度為 66 字節(jié)
redis> HSET book long_long_long_long_long_long_long_long_long_long_long_description "content"
(integer) 1
# 編碼已改變
redis> OBJECT ENCODING book
"hashtable"
除了鍵的長度太大會引起編碼轉(zhuǎn)換之外, 值的長度太大也會引起編碼轉(zhuǎn)換, 以下代碼展示了這種情況的一個示例:
# 哈希對象只包含一個鍵和值都不超過 64 個字節(jié)的鍵值對
redis> HSET blah greeting "hello world"
(integer) 1
redis> OBJECT ENCODING blah
"ziplist"
# 向哈希對象添加一個新的鍵值對,值的長度為 68 字節(jié)
redis> HSET blah story "many string ... many string ... many string ... many string ... many"
(integer) 1
# 編碼已改變
redis> OBJECT ENCODING blah
"hashtable"
最后, 以下代碼展示了哈希對象因為包含的鍵值對數(shù)量過多而引起編碼轉(zhuǎn)換的情況:
# 創(chuàng)建一個包含 512 個鍵值對的哈希對象
redis> EVAL "for i=1, 512 do redis.call('HSET', KEYS[1], i, i) end" 1 "numbers"
(nil)
redis> HLEN numbers
(integer) 512
redis> OBJECT ENCODING numbers
"ziplist"
# 再向哈希對象添加一個新的鍵值對,使得鍵值對的數(shù)量變成 513 個
redis> HMSET numbers "key" "value"
OK
redis> HLEN numbers
(integer) 513
# 編碼改變
redis> OBJECT ENCODING numbers
"hashtable"
因為哈希鍵的值為哈希對象, 所以用于哈希鍵的所有命令都是針對哈希對象來構(gòu)建的, 表 8-9 列出了其中一部分哈希鍵命令, 以及這些命令在不同編碼的哈希對象下的實現(xiàn)方法。
表 8-9 哈希命令的實現(xiàn)
命令 | ziplist 編碼實現(xiàn)方法 |
hashtable 編碼的實現(xiàn)方法 |
---|---|---|
HSET | 首先調(diào)用 ziplistPush 函數(shù), 將鍵推入到壓縮列表的表尾, 然后再次調(diào)用 ziplistPush 函數(shù), 將值推入到壓縮列表的表尾。 |
調(diào)用 dictAdd 函數(shù), 將新節(jié)點添加到字典里面。 |
HGET | 首先調(diào)用 ziplistFind 函數(shù), 在壓縮列表中查找指定鍵所對應(yīng)的節(jié)點, 然后調(diào)用 ziplistNext 函數(shù), 將指針移動到鍵節(jié)點旁邊的值節(jié)點, 最后返回值節(jié)點。 |
調(diào)用 dictFind 函數(shù), 在字典中查找給定鍵, 然后調(diào)用dictGetVal 函數(shù), 返回該鍵所對應(yīng)的值。 |
HEXISTS | 調(diào)用 ziplistFind 函數(shù), 在壓縮列表中查找指定鍵所對應(yīng)的節(jié)點, 如果找到的話說明鍵值對存在, 沒找到的話就說明鍵值對不存在。 |
調(diào)用 dictFind 函數(shù), 在字典中查找給定鍵, 如果找到的話說明鍵值對存在, 沒找到的話就說明鍵值對不存在。 |
HDEL | 調(diào)用 ziplistFind 函數(shù), 在壓縮列表中查找指定鍵所對應(yīng)的節(jié)點, 然后將相應(yīng)的鍵節(jié)點、 以及鍵節(jié)點旁邊的值節(jié)點都刪除掉。 |
調(diào)用 dictDelete 函數(shù), 將指定鍵所對應(yīng)的鍵值對從字典中刪除掉。 |
HLEN | 調(diào)用 ziplistLen 函數(shù), 取得壓縮列表包含節(jié)點的總數(shù)量, 將這個數(shù)量除以 2 , 得出的結(jié)果就是壓縮列表保存的鍵值對的數(shù)量。 |
調(diào)用 dictSize 函數(shù), 返回字典包含的鍵值對數(shù)量, 這個數(shù)量就是哈希對象包含的鍵值對數(shù)量。 |
HGETALL | 遍歷整個壓縮列表, 用 ziplistGet 函數(shù)返回所有鍵和值(都是節(jié)點)。 |
遍歷整個字典, 用 dictGetKey 函數(shù)返回字典的鍵, 用dictGetVal 函數(shù)返回字典的值。 |
Copyright©2021 w3cschool編程獅|閩ICP備15016281號-3|閩公網(wǎng)安備35020302033924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73-0602-2364|舉報郵箱:jubao@eeedong.com
掃描二維碼
下載編程獅App
編程獅公眾號
聯(lián)系方式:
更多建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