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OS表現了以下三大設計原則:
無論你是重新設計現有的應用,還是重新開發(fā)一個新應用,請基于下列方法進行設計考慮:
在整個設計過程中,時刻準備著推翻先例,質疑各種假設,并以內容和功能視為重點來驅動每個細節(jié)的設計。
盡管清新美觀的UI和流暢的動態(tài)效果都是iOS體驗的亮點,但內容始終是iOS的核心。
這里有一些方法可以確保你的設計既可以提升功能體驗,又可以關注內容本身。
充分利用整個屏幕。系統天氣應用是這個方法的絕佳范例:用漂亮的全屏天氣圖片呈現現在的天氣,直觀地向用戶傳遞了最重要的信息,同時也留出空間呈現了每個時段的天氣數據。
重新考慮(盡量減少)擬物化設計的使用。遮罩、漸變和陰影有時會讓UI元素顯得很厚重,導致影響到了對內容的關注。相反,應該以內容為核心,讓用戶界面成為內容的支撐。
用半透明**UI**元素樣式來暗示背后的內容。半透明的控件元素(比如控制中心)可以提供了上下文的使用場景,幫助用戶看到更多可用的內容,并可以起到短暫的提示作用。在iOS中,半透明的控件元素只讓它遮擋住的地方變得模糊——看上去像蒙著一層米紙——它并沒有遮擋屏幕剩余的部分。
確保你的應用始終是以內容為核心的另一個方法是保證清晰度。這里有幾種方法可以讓最重要的內容和功能清晰可見,且易于交互。
使用大量留白。留白可以使重要的內容和功能更加醒目、更易理解。留白還可以傳達一種平靜和安寧的心理感受,它可以使一個應用看起來更加聚焦和高效。
讓顏色簡化 ui
使用一個主題色——比如notes中用了黃色——高亮了重要區(qū)塊的信息并巧妙地用樣式暗示可交互性。同時,也讓應用有了一致的視覺主題。內置的應用使用了同系列的系統顏色,這樣一來,無論在深色或淺色背景上看起來都很干凈,純粹。
ios的系統字體(san=francisco)使用動態(tài)類型(dynamic= type)來自動調整字間距和行間距,使文本在任何尺寸大小下都清晰易讀。無論你是使用系統字體還是自定義字體,一定要采用動態(tài)類型,這樣一來當用戶選擇不同字體尺寸時,你的應用才可以及時做出響應。使用無邊框的按鈕。默認情況下,所有的欄(bar)上的按鈕都是無邊框的。在內容區(qū)域,通過文案、顏色以及操作指引標題來表明該無邊框按鈕的可交互性。當它被激活時,按鈕可以顯示較窄的邊框或淺色背景作為操作響應。
通過使用一個在主屏幕上方的半透明背景浮層,這樣文件夾就能清楚地把內容和屏幕上其他內容區(qū)分開來。
如圖所示,備忘錄(Reminders)以不同的層級展示內容條目。用戶在使用備忘錄里的某個條目時,其他條目會被集中收起在屏幕下方。
日歷具有較深的層級,當用戶在翻閱年、月、日時,增強的轉場動畫效果給用戶一種層級縱深感。在滾動年份視圖時,用戶可以即時看到今天的日期以及其他日歷任務。
當用戶選擇了某個月份,年份視圖會局部放大該月份,過渡到月份視圖。今天的日期依然處于高亮狀態(tài),年份會顯示在返回按鈕處,這樣用戶可以清楚地知道他們在哪兒,他們從哪里進來以及如何返回。
類似的過渡動畫也出現在用戶選擇某個日期時:月份視圖從所選位置分開,將所在的周日期推向內容區(qū)頂端并顯示以小時為單位的當天時間軸視圖。這些交互動畫增強了年、月、日之間的層級關系以及用戶的感知。
更多建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