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軟件開發(fā)行業(yè),一個普遍的現象是,即使在同一個城市,同一個行業(yè),擁有同樣的工作年限和學歷,程序員的薪資水平也可能存在顯著差異。
那么拋開裙帶關系等外部因素,從能力和技術角度來看的話,10K與20K的程序員之間,究竟存在哪些差別呢?
10K到20K的薪資范圍,通常對應的是中級到高級軟件研發(fā)工程師,尚未觸及架構師或技術總監(jiān)等更高職位。
因此,單純從技術能力角度來看,這個范圍內的程序員之間,理論上并不存在巨大的差距。而 造成薪資差異的關鍵,很可能來源于以下兩個因素??
1.技術棧的選擇
雖然常說“技術棧沒有鄙視鏈”,但現實情況是,市場對不同技術棧的需求和薪資待遇存在明顯差異,這也就形成了事實上的“鄙視鏈”。
諸如Web前端 UI 設計、頁面開發(fā)、后臺服務器大數據挖掘、服務接口、數據存儲以及算法等,在我看來,這些領域只是分工不同,并無高低貴賤之分。
然而,市場卻用實際行動告訴你,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,不同技術棧對應的薪資水平大致如下:
后臺算法 > 后臺業(yè)務 > 數據庫 > 本地客戶端 > Web 前臺客戶端 > UI/UX。
當然,游戲行業(yè)的原畫設計是個例外,但這已經超出了程序員的范疇。
所以,選擇一個市場需求大、薪資待遇高的技術方向,對于程序員的職業(yè)發(fā)展至關重要。
2.自我營銷和談判能力
除了技術能力,程序員的自我營銷和談判能力,也是決定薪資水平的重要因素。
在大廠工作經驗、是否有外包經歷等因素之外,面試時的談薪技巧,往往起著決定性作用。
HR通常會壓低薪資預期,而如果程序員自身性格內向,缺乏談判技巧,就很容易接受低薪offer。
相反,那些善于展現自身價值、敢于爭取更高待遇的程序員,往往能獲得更好的薪資回報。
有位HR分享他的面試經歷:
我曾在擔任研發(fā)經理期間,面試過一位讓我印象深刻的候選人。當時招聘的崗位是后臺C++語言開發(fā),偏算法方向。這位候選人工作經驗只有3-4年,按照當時的市場行情,薪資范圍在1200到1800美元之間,最多不超過2200 美元。
然而,這位候選人在技術和業(yè)務面試中表現出色,并通過出色的表達能力,成功地說服了我的領導(研發(fā)總監(jiān))。最后,他竟然開口要了5000美元的月薪!
雖然最終經過幾輪談判,他的薪資定在了3800美元,但這已經遠遠超出了市場平均水平,甚至比當時的我這個研發(fā)經理還要高。
這個例子充分說明,即使技術能力相當,善于自我營銷和談判的程序員,也能在薪資待遇上獲得更大的優(yōu)勢。
------
總而言之,決定程序員薪資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,除了技術能力,技術棧的選擇、自我營銷和談判能力等軟實力,同樣不容忽視。
想要獲得更高的薪資回報,程序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技術實力,同時也要注重培養(yǎng)溝通表達和談判技巧,才能在職場競爭中脫穎而出。